◇| 首 页
当前位置:希望之光 > 精华文库 > 专栏 > T2000 专栏
2003-11-18 谈希望之光之基础建设
2017-03-29 17:27:25

2003-11-18 16:59:02    文章主题: 谈希望之光之基础建设    


 

很多人都说我踩希望之光经常是言之无物,缺乏实质建议,这几天正好搬家,网络不通,也就趁这段时间好好整理一下之前的一些想法,很多人觉得我并不了解希望之光,确实,我从来没有进入内部论坛看过,因为我不喜欢用非正当的手段进去,义工又不想当,但是不等于我对希望之光不了解,或者很多记录性的东西我不清楚,但是看一件事物可以从很多方面去看的,在内部看,有些问题却不一定看得更清晰,就如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样,今天抽个时间来详细谈一下希望之光所存在的各个问题,如果真有心讨论的,请拿出真诚的态度

首先我感觉希望之光在建设之初是没有设想到会发展到现在近百个义工的规模,因此在很多制度上并不适合现在的运作,第一个原因是决策,人少的时候,几个人举举手,少数服从多数就完了,少数人也可能真的只占那么几个人,慢慢的去交流一下,总是可以统一的,因此在决策上,制定出了全民表决的制度,这个制度有利有弊,利的是可以体现出相对的民主,让大家都有参与的感觉,但是弊的是意见很难统一,特别是当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难统一就更加体现出来了,特别是在网络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更难体现出民主,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在投票的时候在线,也比较难收集到大多数的意见,因此,很多时候,要在希望之光里对一件特别事情需要投票的时候,进度是相当缓慢的,那么怎样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呢一种是首长负责制,也就是使用集权制,用现代的话去说就是层级管理制度,另一个方法就是采用代表制,象中国现在使用的人大代表的制度,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倒退,其实不然,议会制度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制

第二个原因是制度,在希望之光里面的制度是凌乱的而且缺乏延续性,这说明在制定制度之初是没有考虑周全,例如,论坛的管理制度,我在上次就真实的演练了一次,让大家都尝试到制度空子和无法解释的操作所带来的危害,按道理说,论坛组是应该管理论坛的,但是很多论坛的斑竹却不是论坛组成员,这样造成两个影响,首先是非论坛组的义工需要参与多一份非本职的工作,既要承担本组的工作,又要接受论坛组的差遣,这样可以真正花在单一工作上的时间就一定会减少,使得各论坛一无风格,二无特色,三无秩序,论坛组的工作在管理论坛这一项上面是完全失败的,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也不想太过揭希望之光的疤,我相信很多了解内情的人对此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第三个原因是职能划分和连接上的问题,希望之光的职能划分相当混乱,很多时候,我知道有人看见别的组工作太多会自觉帮忙,但是却更加把职能混乱化,其实这是一种缺乏具体调度的结果,机动组顾名思义应该是最机动最全能的一组人,应该是精力最充沛,哪里有困难出现在哪里的义工,但实际上现在却恰恰相反,机动组只是一个给义工养老准备退休的地方,完全失去了机动的意义,机动组里面除了医生还能经常见到之外,其他的真是难得一见啊,在连接上,各组的沟通实在太少,就拿技术组来说,真正知道技术组的人在干什么的有几个真正论坛急需解决的问题,技术组又知道多少这个总调度的责任来自常务组,常务组的职能是负责调度,但往往缺乏一些专业的知识,根本就无法调动得起来,常务组的职能就变得类似于半指导半决策半调度的状态

第四个原因是义工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义工之间都是一种纯友谊的关系,这在相处中可以起到非常融洽的作用,也可以让新加入的义工体会到组织的温暖,但是这种关系却也妨碍了希望之光的发展,其实针对某一件事进行争论是必不可少的,任何再好的朋友也必会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往往在这种争论当中,是友谊占了第一,这样就使得应该坚持的原则变得模糊了,牺牲的只是其他人或者更多人的利益,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这现象在老一辈的义工存在得尤其明显,这不可能不归咎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了,因为建站之初,凭的确实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任何的分裂都会让当时的希望之光崩溃,让步自然是做好的处理方法,但是现在人数众多了,怎样对每一个朋友让步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都做不了

归根结底,希望之光在基础建设上遗留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我们先去设想,我们真的想去改变,否则说什么都没用,第一个考虑建设制度的问题,要建设制度有可能会改变很多原来的制度,这种改变会引起很多义工的反对,那么就要考虑到怎样让反对的变成小数,原则就是投票的人越少,越容易统一,这是一个现实,任何国家再怎样民主,都只能走这样的道路,所以我们就要建立起一个决策机制,然后怎样让决策机制少走弯路,可以做到大部分的决策都可以正常运作呢相应的就必须在所有决策之前取得实际的数据,这就需要一个测试和调查机制,其他的问题我在其他的帖子中继续讨论

 

 

中文版权所有:希望之光
Copyright® 2002-2009 www.lohcn.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09154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