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
一个小生命逝去了,在这个并不见得多么美丽的世界上,他只存在了十三年。十三年的时间里,小小的生命拥有了父母姐姐的关爱,拥有了虽然贫困然而也可以快乐的童年,拥有了美丽的自然,田野和每一缕风。他把这些画到纸上。我很遗憾,没能看到孩子笔下的世界,但我想在他的笔下,他的眼中,这个世界仍然是可爱温柔的吧,虽然病痛折磨着他,虽然父母眼中的阴影也会落入他小小的清澈的心湖。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活的这么艰难,去的时候,却是这么得容易。既然上天给予了我们生命,为什么又要让我们体会那么多的痛苦和磨难。丢丢说,天堂比这里好。所谓的天堂,不过是生者用来安慰自己的地方。如果真的有天堂的话,我希望孩子在那里不再贫穷,没有病痛,没有欺骗,没有一切丑恶的东西。希望那个地方就是童话中的王国,澄静美丽。那么在我们在他的父母,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吧。
亲戚或余歌,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这个小小的生命的逝去,在这个漠然的世界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也许连小小的插曲都算不上。于我们,不过是资料版里的一页文字,记录着这个孩子曾经与我们有过的小小的交集,仿佛这就是他的所有。仿佛他的生命就这样浓缩在这几行文字里。而在别人,没有人知道一个小小的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的逝去,我有时恨这种无声无息,恨得无奈又无助。
真正用一生来纪念他的,只有他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心里的这个伤口,永远都无法愈合,直到生命的终结。与死亡相比,几乎所有的苦难都是苍白的,让你没有任何弥补的机会,没有了,就是没有了,从此天人永隔,相见无期。
生命有长有短,再长的生命,不过是历史河流中的一瞬。蜉蝣一世,我们所能做的实在有限,所有的努力和挣扎就象沙上的足迹。时时会有浪花涌上来,洗去一些甚至全部。如果浪再大一些,甚至会将海边行走的我们,一并洗去。沙滩将一如既往的平静平坦和迷人,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会有另一些人在这里徘徊,印下自己的足迹。
可是,就算所有的足迹都会被洗去,就算最终沙滩上会平静无痕。我们仍然会在潮来潮往的间隙里,用心画着只属于自己的图画,用全部的心力,希望他们美一些,再美一些,纵然能够欣赏到的,只有自己,纵然一切都会逝去。至少在我们心里,这片海滩与以前已不再相同。
在小库特・冯尼格的《无法管教的孩子》里,有人看到了孤独:“有的时候,”亥尔姆霍茨说,“我也感到非常孤独,对任何事都觉得厌烦。我简直不能再忍受了。我什么发疯的事都想作,只是为了发泄发泄自己的郁闷--我明明知道做这些事对我并不好,我也不在乎。”虽然,真正读到这本书时候,我偷偷地哭了很久,可是更愿意看到的,还是这些句子:“爱自己”,“你们不妨这么想” ,“我们的目的是使这个世界比我们走进它的时候更加美丽。这是可以做到的。你们就可以做到。”
生命就是这个样子吧,也许。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