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蚂蚁盈盈
义工生活?一看到这样的题目,就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分明就是个让人怀旧的话题。我现在最愿意做的事,就是证明自己还没有到怀旧的时候。而且总觉得,人力在这么个时候发起这么个征文,就是想缅怀过去美好时光。(我真叵测啊)。一贯以为,再美好的东西,都决不可能重复,只有用最大的勇气去变化,美好的感觉才能不变。
其实不管怀旧不怀旧,现在的希望之光和两年前比,已经是不同了。不知道现在加入的朋友,还能不能体会到我当初在希望之光所感到的“又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不管多么的焦躁,点击进入希望之光,就象是在夏天进入了爱斯基摩人冰房子,周身通泰。又象那冬天里的火炉,让人从眼睛到心,都感到无比的温暖。
和很多朋友一样,我也是从天涯过来的。天涯是一个闲人聚集的广场,基本上,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同道。游戏、八卦、聚会、灌水…………有很多有意思有价值的东西,也有更多时间的毒药。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人在这虚拟世界中找到了真实,至少我是没有。后来,就慢慢的退出了,成了天涯众多的潜水员中的一个。
那时候,希望之光在天涯还是小有名气的。甚至可以说,经常泡天涯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希望之光,我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我一直对义工这种形式很有兴趣,所以就时不时的来看一眼。除了义工这个本质吸引我之外,促使我申请加入的,不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慈悲和悲悯,也不是“为了XX的明天”的豪情与责任感,而是这里的气氛,那种“合作、宽容”的气氛,在网络论坛里,甚至是在我身边的现实里,非常罕见,与众不同,因而迷人。 同一件事情,很多人都做得到,结果也都差不多;但不同的人来做,就有不同过程,有不同的方式,就有了不同的迷人气质。
那时候的希望之光,用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说,所有来到这里的人,就好像住在平房里的街坊邻居,充满热情、互相关心,一家炒菜,香飘四邻,每到饭点,就扎堆分享,生活在平房的时代是一个没有隐私的时代,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在大家的眼皮底下。这种气氛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人不会有包袱。天大的问题,也必须就地解决。解决完了,轻装前进。
我就是在这样的平房里长大的,正是这里这种融洽的气氛吸引着我,好像有一种“每一个人都是全部”的感觉,谁不向往那种关心,不渴望成为其中一员呢?
后来呢,我不会忘记那些开会的夜晚,头晕眼花但个个兴致高昂;不会忘记TS里的生日晚会,远隔千里歌声飘荡。陆游在他的时代,只能听到下雨的声音,浪漫的诗人于是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一千年之后,我们的情况是:小楼一夜TS语, 明朝上班两眼花。
絮絮叨叨说这么多,我不喜欢远大的理想,宏伟的蓝图,坚硬的讨论,我还是喜欢那个没有目标的、不把自己当回事的状态。
这里,是我八小时之外简单的快乐,也满足我希望生活更美好的小小心愿;这里,有热情的拥抱,平和动人的工作,狡诘善意的调侃;在这里,有人可以欺负,有人可以倾诉,有人可以信任,有人可以吵架。 我感念给我快乐的每个人,我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希望之光得到快乐。最简单也最温暖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