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当前位置:希望之光 > 精华文库 > 网友感言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 ( citrine )
2017-03-29 17:27:25

    一直想把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写下来,最近在跟人介绍希望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打下了个草稿,终于,在希望混了一年多之后,完成了这个跟一匹布那么长的作业。

    网站跟人的缘分其实与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没有什么不同。有的人,你想停留在他的心里却停不住,别的人想在你的心里找个位置,却还是不得其门而入,甚至是彼此都想留住对方,却不得不一再的错过。
网站跟人一样会成长,会壮大,也会消亡。
在我这两年的bbs生涯里,看着几个喜爱的网站,分分合合,成立,灭亡。唯一不变的,只有希望之光。一生悬命说:“谁也离不开希望。”真是这样。

    我和希望的缘分,始于2002年5月。
    当时我在山顶上,周围都是悬崖峭壁,天上下着毛毛细雨,我浑身湿漉漉的。看到对面山头上的陡坡有农民在冒雨耕作,正在感慨中国农民的艰苦。一个朋友提到了希望,在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饥肠辘辘的时候,竟然有这么一个信佛的家伙跟你提起虚幻的网络上一个更为理想化的网站。我笑了。
    那个信佛的家伙跑下山去给剩下的我们三个懒人拍照。
    我开始觉得不对劲,抬头看了看天空,灰蒙蒙的。
    是我多心了吧。 
    突然,我拿伞的手感到了麻痹,我被闪电给击中了。
    很幸运的,我们三个都没事,连身上的手机都没事。
    但是更幸运的是那个信佛的朋友,为何闪电会等他离开了才打下来?


    就这样,我结束了在各大网站游荡的生活,来到了希望,注册了我在bbs里的第一个id,也就是现在这个比我年纪还大的citrine。那时不懂灌水的重要性,觉得灌水不光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还浪费了看贴人的时间,所以我这个id到现在,也才发了30多贴,超级无敌古董潜水艇非我莫属。

    当时的希望很弱小,一次认捐竟然要两天,所以,当时完全没有什么抢孩子的观念。终于等到孩子完全被认捐完毕,我是又开心,又失望。为何网上热心的人这么少?
    希望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网站,不应该这么寂寂无名。 
    希望开始壮大了,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所有我浏览的网站都能看到希望的宣传贴。
    希望的宣传非常成功,第六次认捐很快就完成了,第七次更是创下了最短认捐时间,甚至差点把论坛挤爆了。
    辉煌之后,马上就滑入了低谷。 
    我当时很害怕希望会象烟火,留下的只是刹那间的美丽。我忐忑不安的浏览着老糊涂的帖子,接着是每天不停的刷新着找不到服务器的网页。很无助的等待光明的来临,我不相信黑暗会一直持续下去。
希望又活过来了。

    加入希望,有很多理由,或者说是很多借口,我搞不清楚哪些才是真正的动力。

惯性动力
    小的时候,出于对书本的热爱,感到与我同龄的孩子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无法读书,从此停留在愚昧无知的阶段是非常可惜的事。一个幸福的孩子总是希望别的孩子和他一样也有很多玩具。后来,大了,人也没这么理想化了,很多时候做事情,也仅仅是出于一种源自幼年的惯性。

绝望动力

    我来希望没多久希望工程的丑闻被揭露了。我没有太多的失望,因为我本来就很绝望。希望工程并不是一个民间组织,它是一个在共青团领导下的公益政府机构。让民间财团和人士承担起政府应尽的责任是件令人非常愤怒的事。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希望工程的立足点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它的壮大证明现在中国的社会分工、社会角色的扮演是错乱的,这样的工程怎么会不出现豆腐渣?
    希望工程让我失望,但是希望之光却给我带来希望。
所以政府犯的错,我们如果无法更正,就必须努力把错误的影响减少到最少,多一个孩子上学,中国的将来就多一分希望。

责任动力 

    作为一个义工,并不是要去轰轰烈烈的去做什么对人类有什么特别伟大贡献的事。义工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做很普通的事。这是我对义工的看法,相信离事实不会太远。(我不是希望的义工)
    我之前一直分不清为了做义工而做义工,和为了乐趣而做义工有什么不同。现在明白了,为了乐趣而做义工,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是出于一种个人的心灵上的满足;为了做义工而做义工,是出于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这两种观念很难有什么高低层次之分,如果只是把义工当作一种责任,那么就会少了很多乐趣,很难坚持下去。如果只是作为乐趣,那么也许会因为义工的普通而感到失望,也很难坚持下去。
    我无法否认,我帮助孩子的动机里有很大成分的自我满足的动机(出于对改变他人命运的激动)。我不太喜欢自己的这个念头,因为我不希望自己是出于满足于自己的虚荣心,出于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留下些个值得骄傲的回忆这类自私的目的去做这样的事。我更多的是认为,这个是我的一个责任,只要我们是推动社会向前的,推动人类进步的,就应当不论动机的去做。我只是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只要努力去做了,成败的得失,在我,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一个理想,不去实施,那真的就只能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美好愿望。
    社会的潮流是需要有人带动的,刚刚发起这个潮流的人往往会被人认为是异类。就跟当年说要抵制日货一样,已经由少数的异类,发展到一种潮流。我衷心的希望,义工的精神在将来也能成为一种潮流。

理想主义

     我是一个悲观的理想主义者。我不清楚还有多少人能够象我这样执着,甚至可以说是固执的带着黑色墨镜来寻找光明。
     我们这群出生在70年代的人是一群夹在理想与现实中的人,我们想现实些,可是却无法放弃心中美丽的愿望,我们想理想些,却总在现实中屡屡遭遇挫折,我们是一个不停在理想与现实中摇晃的钟摆。
     完美的世界只有在完美的社会体制,完美的法律体制及完美主义的个人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希望论坛是不是这样的一个小而完美的社区呢?
    我离得好远好远的看着希望,仿佛,她就是完美

幸福定义

    我一直渴望得到幸福,我一直在寻找幸福,一直,一直……
    我感觉不到自己幸福,我感觉不到幸福,也感觉不到自己……
    我不停的在寻找,寻找……

    我找不到不幸福理由,
    不快乐的理由
    不满足的理由

    所以我来到了希望,希望通过帮助他人给我带来幸福的感觉
    可是我没得到这样的满足 
    再接着,我觉得有点失落,
    因为下边出来的朋友跟我说,其实,你帮不到他们什么
    这是个残酷的事实
    仿佛你才感觉得到刀锋,就已经人头落地

领悟 

    我没在希望遗落过什么,也没要求过希望什么。
    我在希望能够有所收获,那是因为我付出过。
    我们在希望撒播下的是种子
    我不会在意它是否能开花结果,变成美丽的花园
    我只在意它是否会发芽,生长,
    因为撒播下种子所代表的希望,它已经在我的心里盛开了

    我找不到不幸福的理由,那是因为幸福就跟健康一样从小就陪伴着我长大。
    其实幸福,它,正停留在你的脚下,请你低下头来看看,幸福正在对着你微笑。

    我找不到幸福,我四处寻找都找不到的另外一种幸福,其实就在我的身边
    它是我的一粒种子,等待适当的时机发芽
    只是我一直把它拽在手心,找不到那块希望的原野,所以不肯把它播到心田里


    回想第一次听到希望的情景,不由的联想到小时候看过的希曼,希曼说:“请赐予我力量吧!”然后闪电就打在了她的身上。
     所以,也许那个闪电也给予我力量。
    它让我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四个人,都认捐了希望的孩子。

    下边是一个新成立网站的宣传,我把它偷过来,借来比喻希望的义工。(要是我有版权就好了)
http://128.12.158.46/cgi-bin/MyBBS/
这里是萤火虫网。

  萤火虫,微小,柔弱,以自燃发光,随呼吸闪烁。虽长于草泽,却生性清洁,成为举世公认的环保指标。萤火虫消失的地方,生态必定遭到了污染。而萤火虫的出现,则标志着环境改善的希望。

  萤火,既渺小又微弱,亮度不如点燃的柴禾。然而这生命之光,发自内心,不怕狂风吹,无惧暴雨淋。它是夜里飞舞的星星,能刺穿黑暗的垄断,能带来希望的光明。它是清亮理智的眼睛,教人冷静思索,不做漫无节制的燎原星火。

  我们以“萤火虫”自况,因为我们愿意点燃自己而发光,而非烧毁他人给自己照亮;我们因“萤火虫”期待,因为我们相信,倘若人人都不吝发出微光,黑暗必定不能久长。

  我们珍视个体独立,却不肯与故乡社会脱离;我们保持理性冷静,可绝不对民间疾苦无情;我们讲求宽宏包容,也重视思想激烈相碰;我们提倡多元交流,但决不受污泥浊水左右。

  每个网虫都是独特的,亮度、色彩和方向各不相同。在我们网站的论坛群里,既有严肃敏感的时政话题,也有轻松闲逸的文化情趣;既有阳春白雪的独白切磋,也有下里巴人的摊斗拳叙。

  一只萤火虫微不足道,千百颗长翅膀的星星聚集,就足以划破茫茫长夜。

  欢迎所有愿意一起发光的网虫!

                                                                                                                   萤火虫网  2004年1月1日

中文版权所有:希望之光
Copyright® 2002-2009 www.lohcn.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09154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