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六一,孩子的节日。几个星期之前,同学中就有人开始念叨儿童节,甚至还有人盼着礼物了。不知是留恋童年的趣味迟迟不肯承认自己长大呢,还是只想随便找个理由HAPPY一下。我却是没什么感觉的――毕竟童年只能是个遥远的回忆了。 昨天在天涯翻看了一个旧帖,介绍了一个网站叫做“希望之光”,是一个纯民间非赢利性质的助学组织。许多天涯的网友在后面跟帖,表示愿意提供资助。这使得我也有兴趣去关注一下――坦白说是出于对天涯的信任。天涯的好人多,人情味浓,这是我爱上它的最主要原因 。进“希望之光”去看了一下,觉得这个网站已经很有规模了,各方面的业务做的也很正规,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完全靠义工义务劳动支撑起来的网站。这让我很兴奋地感受到,世界上终究还是好人多:或许就象镜与灯姐姐说的那样,其实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有善良的一面。 我也觉得,其实人们都是有爱心的,只是看过太多次欺骗,才将自己伪装成冷漠。久而久之,便真的变的麻木起来。 我不想因为世界上存在欺骗,就让自己对世界失去信任;也不想因为世界上存在冷漠,就放任自己变得麻木。 于是想捐助一个孩子。 把这件事情跟两个谈得来的网友说了一下(不太想跟身边的朋友说是因为很清楚说了也没用),也把希望之光的网址给他们传了过去,得到了两种不同的反应。一个叫做GG的很仔细的看了这个网站,然后问我是否能肯定钱会用在孩子身上,他说如果可以确定,他也愿意提供帮助。我向他解释说,希望之光只起到一个连结的桥梁作用,,不负责转交汇款,是资助者和受捐者直接联系,因此我以为可信度很高。他想了一下,决定去注册,然后观察一个时期再决定是否捐助一个孩子――能得到这样的答复,我已经很满足了。 另一个――叫他YY好了,他对我说,我们自己还是学生,自己还没办法养活自己呢,怎么去资助别人。 我承认他说的不无道理,我去捐助失学儿童,花的却是父母的钱,不是没有忐忑的。 我并不是圣人,不可能在自己生活十分窘迫的情况下去捐助别人。我之所以愿意去做,是因为自认为有足够的能力。家里条件不能说非常好,却也不是很差,父母亲是不限制我花钱的。我也绝对不是什么节俭的人,虽然不会乱花钱,可是在吃和买书这两件事情上却是十分舍得的。每次去超市转一圈,十块二十块是跑不了的;隔三差五出去吃顿好的,二十几块钱也就没了。买书是经常五六十的扔进去的。 一个小学生一年的学费大概二百六十块钱,一个初中生最多大概也就四百块钱左右。均摊到每个月,大概也就三十多块钱。这是个什么价钱?也就是少买几袋零食的价钱,少吃两顿肯德基的价钱。所以我对自己说,你为什么不能少去两次超市多去两次食堂呢?只要委屈自己一点点,就可以圆孩子一个读书梦,我想我可以在不给家里增加任何负担的情况下承受这笔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说白了,钱花在自己身上,花多少都无所谓,花在别人身上,怎么少心里也会觉得不平衡。 他又对我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而我们的政府官员有太多的腐败,这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应该想办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我对他说,我承认自己力量微薄,没有办法改变国家的命运,但我愿意尽力去改变这一个孩子的命运。有一个很旧的故事,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一个小男孩在海边玩,发现由于海水退潮,许许多多的小鱼被留在了沙滩上的水洼中,阳光越来越炽热,水洼早晚会干涸,那千百条小生命,就要自此消失。男孩用小手捧起几条小鱼跑向大海,把它们放回母亲的怀抱。有人看见了,就问他说,你终究救不了所有的小鱼,让它们多死几条和少死几条又有什么不同呢?小男孩认真的说,对这条小鱼不同! 是的,对这条小鱼不同! 怎能因为力量微薄就可以让自己对世上的种种痛苦视而不见!我承认我拯救不了所有的生命,但我愿意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或许因了这滴水之恩,就会有一个生灵的命运从此改变,我们为什么不去做! 并没有任何谴责的意思,更没有夸耀的想法。我尊重不同人的不同思想。仅愿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人,让世界变的温暖一点点。 希望以此作为我六一节献给孩子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