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当前位置:希望之光 > 精华文库 > 我和希望之光
我与希望之光的故事_写在希望之光两周岁之际 (盐城人)
2017-03-29 17:27:25

 

我的太太在希望之光当义工,自然我也就成了希望之光的家属。太太去年在中青在线上浏览,发现了希望之光的网址,进去看了几次,觉得这个网站办的还挺不错。她向我推荐,让我也进这个网站去看看。但我对这方面丝毫没有兴趣,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光顾。 


过了一段时间,太太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居然和这网站的什么人联系上了。太太和我商量,说她想到希望之光做义工。当时希望之光好象并不发展成员,要加入是很困难的事。我想做义工也在家里,就是守着电脑做些事,太太想做就让她去做吧。资助失学儿童,全社会都要献爱心。钱多的出钱,钱少的就多出点力吧。


希望之光的人进行了研究,批准了太太的请求。太太加入希望之光以后,全身心地投入她新的“工作”中。整天坐在电脑桌前,忙忙碌碌。她是只笨鸟,所干的“工作”业务生疏,计算机知识十分贫乏。买回一堆书进行学习充电,不时向懂的人请教。


以前太太在家,除了做饭洗衣,干点家务活,闲时打打麻将,多么轻松。现在我下班到家,时不时还要帮着她做些事。我调侃对她说,您终于找到组织啦!年终还不评您当个先进。其实我还算支持她的,能找点事干,而且做的是善事,功德无量啊!既陶冶情操,又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太太在希望之光这个大家庭中,象迷了路的小孩又找到了家似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上网聊天,参加网友聚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看着她在上网时开心的样子,五十多岁的人,二、三十岁的心脏,真是返老还童了。


太太夜以继日努力“工作”,我忙于自己的事,互不干扰,时光悄悄流逝。有时我思索:为什么希望之光,对太太能具有这么大吸引力?国家有希望工程,那可是资助失学儿童的专门机构,希望之光凑那门子热闹?!听说这个网站还曾被关闭,无疑是有人并不支持。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希望之光能够起死复生是奇迹,也证明了她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爱的力量!希望之光是一个知识群体,光顾的都是些具有爱心的文化人。年轻人思想活跃,敢想敢干。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更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这样民主和法制的国度,干点善事为什么还这么难?大概是希望之光冒犯了什么,触及了一部分人的利益。真有点草木皆兵,令人费解。


我虽不了解希望之光内部的事情,但却清楚希望之光的人,确实资助了不少失学的孩童。帮助失学的儿童,重新返回校园。知识改变命运,希望之光所做的事情,燃起了这些孩子的希望,帮助他们去实现梦想,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一块金子,即便遣留在煤堆里,它也会闪闪发光。希望之光今天所做的事,表达了希望之光人美好的心愿和高尚的情操,受资助的孩子会永远记住的,人民也不会忘记。


这几天在家休息,抽时间把希望之光网站浏览了一番。这里面没有广告,没有时事论坛,也没有打口水仗的,给人留下清新的印象。资助工作是井井有条,内部分工比较明确,也初见成效。义工们都有敬业精神,工作都挺认真。网友间情同手足,相互尊重信任,体现出良好的团队风貌。一盘散沙加上水泥,在此变成了坚固的混凝土。一群散兵游勇在奉献的旗帜下,组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真是一个奇迹!这也是爱的力量使他们凝聚在一起。在这一切向钱看的社会,还真这么一群人,抛弃世俗,无私付出,默默耕耘。我没有他们那样的思想境界,但对他们是由衷的敬佩。


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希望之光冷静低调和谨慎的态度,却令人不惑。希望之光给人以神秘感,这与网站开放性的原则,显得自相矛盾,难以协调。怕什么呢?你们的言行有目共赌,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改革的年代,摸着石头过河。宣传自己并不算张扬,过份的低调和谨慎从事,会影响前进的步伐。理直气壮,妹妹大胆往前走!


希望之光的民间性公益性,定位恰当,给人以平民化的亲和力。现在战线是否拉的过长?前一阶段的工作应该进行检查总结了。虽然资助是在资助人和被资助人之间进行的,但定期的发布,对资助人、被资助人和网友都要有个交代。除了自身的加强监督外,社会的监督也必不可缺,提请有关人员注意。


希望之光是为农村失学儿童而存在,人类世代与贫困抗争。总有一天,希望之光会完成她的历史史命,光荣退出历史舞台。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这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奋斗,希望之光寄托着中国穷苦孩子的希望,任重道远。你们把爱洒向人间,让爱的旗帜永远飘扬。

后记:今天是我们儿子的生日,希望之光下个月也二周岁了。谨以此征文向他们表示生日祝贺!

中文版权所有:希望之光
Copyright® 2002-2009 www.lohcn.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09154780号